毛国玉
前不久,一则餐厅中“预制菜代替现做餐”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,一时间,将“预制菜”这一词推上风口浪尖;而随着国庆小长假的到来,人们外出露营又为预制菜迎来“第二春”。关于“预制菜”及其健康营养问题,网友们众说纷纭。(10月9日 中国新闻网)
所谓预制菜,又称为预制调理食品,一般指以各类农、畜、禽、水产品为原辅料,配以调味料等辅料,经预选、调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半成品。在消费者需要食用时,进行简单的加热和烹饪后即可食用。因为有着简洁、便利、快速等制作特点,预制菜成为了人们外出旅游露营的不二选择。根据数据统计,全国预制菜相关企业从2018年的8000家激增到2022年超7.6万家;市场规模从2017年约100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459亿元,同比增长19.8%。对于预制菜在行业内的各种业态也是各种各样:包括传统连锁餐饮企业、大型商超、便利店等,也有新型零售(生鲜电商、社区团购、新型火锅超市)及直播平台等多种类型,为预制菜带来了不同的“竞争赛道”。
正因为预制菜快捷、方便、速食的特点,起初,预制菜是被用于外卖行业的——外卖行业需求量大,而且消费者全集中于就餐时间段内,想要短时间内满足大量消费者,预制菜无疑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;到后来,某些餐馆餐厅也陆续引进预制菜。随着预制菜的热度逐渐升高,消费者却不为预制菜买单。消费者们认为预制菜中存在很大问题,最重要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,预制菜的制作过程并非透明,在工厂加工中是否采用正规食材?食材是否新鲜?是否使用添加剂?是否为三无产品?其次,消费者认为在餐厅自己出钱餐厅却端上预制菜,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……在这些问题面前,预制菜的安全问题,无处遁形。
预制菜想要“脱颖而出”,快捷与简洁并不能成为其最大的利器,应该从食品安全问题切入,合理规范的整顿预制菜整个行业。首先,在全国餐饮大环境中,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大力度对预制菜的管控,严格把控入驻预制菜这一行业的商家,杜绝生产企业鱼龙混杂、生产条件参差不齐、原材料品质堪忧等商家入驻预制菜行业;对已有的营业许可证的预制菜商家进行食品安全检测,确保商家食品安全过关,确保消费者吃到安全美味的食品;其次,各地政府加强食品监管维度,着眼点是公共食品安全,要通过严格食品安全标准加强监管;同时对于企业生产维度,要通过食品安全标准制定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和供应链的管理。通过质量标准体系建设,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和品牌辨识度。
同时,呼吁消费者去老字号、老招牌的餐馆吃饭,吃现做餐;还要提醒消费者在外出露营、旅游时,尽量自行带好自做的食品,如遇非要选择预制菜食用时要认准预制菜品牌,检查是否是三无产品以及食品是否新鲜等。
古人曾云,“民以食为天”。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物品,对于食品安全更要上心,预制类菜品虽大火,但也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,谨防“病从口入”。
云南省商务厅
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
昆明市商务局
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
中国国际商会云南商会
云南万隆会展服务有限公司
中国酒店用品协会
云南省旅游业协会
云南万隆会展服务有限公司
云南泰达会展策划有限公司
官渡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
昆明会展产业促进会
官方二维码
版权所有:云南万隆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南亚酒店产业及餐饮业博览会|酒店用品展|餐饮食材展|预制菜展|餐厨设备展 网站备案号:滇ICP备16007655号-18 网站地图